本期熱點資訊
1.招聘營養與感官研究工程師
2.別只會說 “好聞”!掌握 “香氣語言”,讓你秒變香氣描述大師
3.Napping 法剖析葵花籽油香味特征
4. “數據+感官”雙把關,打造早酒高品質——上海國際酒類功能區酒檢中心舉辦專家品評會
5.【線上課程】Napping、PP、JAR、CATA、感官消費者定性分析,感官專家一站式講解!
6.除了云貴川,這幾個地方風味的面包正變成爆款
感官動態
1.1 感官招聘1.1.1 招聘營養與感官研究工程師
高培(廣州)乳業有限公司招聘營養與感官研究工程師,負責1、負責產品配方營養科學性的論證及產品配方樣品的制作和感官評估; 2、負責新原料營養與感官評估; 3、負責原輔料、產品穩定性及生產工藝損耗的研究等,五險一金,周末雙休,月薪6-8K。
新聞來源:荔聘網v
1.2 感官科普
1.2.1 老酒真的就是好酒么?
“酒是陳的香”并不能簡單等同于“年份越久越好”。決定醬香老酒價值的,首先是感官體驗——開瓶應有層次豐富的純正醬香,無糊味、雜味,入口柔順、回甘悠長;其次是安全底線——甲醇等理化指標必須合格,否則再老也傷身。只有以優質基酒為前提,在陶壇中緩慢陳化,才能褪去生澀、凝出陳香;若先天偷工減料,十年、二十年也只是“年紀大的難喝酒”。李興發所言“寧可五年不賣酒,留個瓦缸裝千秋;若還心不正,久也不是酒”,正是提醒市場:年份只是參考,品質才是根本。面對“十年陳釀”“三十年窖藏”的喧囂,消費者應回歸本質,用鼻子和舌頭去驗證,而非被數字迷惑。
新聞來源:醬酒司南
1.2.2 別只會說 “好聞”!掌握 “香氣語言”,讓你秒變香氣描述大師
香氣語言是香料行業在多年實踐中形成的通用描述體系,用“香韻”刻畫細節(玫瑰、茉莉、草青、木香等)、“香型”勾勒整體風格(花香、果香、花果香等),再結合單體化合物名稱實現精準表達;同時以“頭香-體香-基香”描繪香氣隨時間的變化層次,并采用“美食、果香、花香、柑橘、水生、綠葉、芳香、馥奇、西普、東方、木質、皮革”十二香調快速定位整體風格。掌握這套工具,就能把抽象的“好聞”轉化為客觀、豐富而專業的香氣描述。
新聞來源:馨譽香料
1.3 感官前沿
1.3.1 基于電子鼻與電子舌技術的杏汁風味鑒別與評價
為篩選適宜加工的杏品種,研究對8個不同產地杏制成的杏汁展開“電子鼻+電子舌+人工感官”三維評價:人工感官顯示評價員對早橙、孤山杏梅和沙金紅認可度高;電子鼻 PCA 將8樣品分4組,電子舌 PCA 以酸甜-鮮苦軸將其分5組,融合數據后聚為3類:①早橙、眉縣雞蛋杏、銀川雞蛋杏、薊縣香白、懷來香白——甜香突出;②孤山杏梅、沙金紅——酸甜平衡;③銀香白——酸澀明顯。該技術路線可客觀區分杏汁風味差異,為加工選種及配方優化提供量化依據。
新聞來源:食品伙伴網訂閱號
1.3.2 Napping 法剖析葵花籽油香味特征
研究首次將 Napping 法用于葵花籽油香氣評價:12名受過培訓的評價員對 26款(19款自制+7款市售)葵花籽油進行暗碼品評,在A0坐標紙按香氣相似性擺放并記錄描述詞。MFA分析顯示前二維解釋52.1%差異,可將全部樣品清晰分為4類香型:冷榨及低溫烘烤油呈“生瓜子/寡淡”味;中低溫烘烤油呈“甜香/炒瓜子”味;高溫烘烤油呈“焦糊/芝麻”味;部分市售熱榨油呈“油炸方便面/酸敗”味。與傳統QDA相比,Napping用更少人數即可快速完成大批量樣品的可靠分類,為葵花籽油工藝優化、質量控制及新產品研發提供了高效工具。
新聞來源:感官科學與評定
1.4 產品測評
1.4.1 云廣砂糖橘PK!2025年最新測評,這口甜你更愛哪口?
2025年最新種植數據和口感測評顯示:云南干熱河谷晝夜溫差高達15℃,砂糖橘平均糖度13.8°Bx、峰值16°Bx,果皮更薄、脆嫩化渣,汁水多帶檸檬清香,適合喜歡清甜爆汁的人;廣西濕潤產區晝夜溫差8-10℃,糖度12.5°Bx、峰值14.5°Bx,果肉緊實綿軟、蜜香濃郁,單果更大,適合偏好濃甜回甘者。今年云南推廣“滴灌+覆膜”技術再提糖1-2°Bx,廣西引入耐寒品種與防凍大棚使香味更濃。
新聞來源:柑橘之家技術產業聯盟
1.4.2 夏黑葡萄和巨峰葡萄的區別,哪個更適合你?
夏黑葡萄(三倍體、無核、1968年日本育成,2024年全國80萬畝)果皮厚黑、粒小緊湊、糖度18–22%,硬脆爆甜,主打高端禮品、冷鏈4℃、地頭18–25元/kg;巨峰葡萄(四倍體、帶籽、1937年育成,占全國35%面積)果大松散、糖酸平衡16–18%,柔軟多汁,適應露地廣栽、畝產2000 kg、價格8–12元/kg,主供大眾鮮食與茶飲原料。前者需赤霉素膨大、控產1500 kg/畝,富含花青素135 mg/100g;后者管理粗放、籽中OPC高,耐儲7天。簡言之:夏黑走“無核高甜精品”路線,巨峰憑“酸甜實惠經典”長紅。
新聞來源:天山可可新疆菜
會議培訓
2.1 感官會議2.1.1 感官×質量×檢測三會聯動,酒類風味創新及感官分析研討會邀您相約泉城濟南!
10月23–24日,山東濟南感官×質量×檢測三會聯動:2025首屆酒類風味創新及感官分析研討會、首屆酒類質量安全管理大會和第二屆酒類檢測技術交流會。大會由食品伙伴網聯合多家權威機構共同主辦,設主會場及三大平行專題,圍繞質量標準、飛行檢查、食品接觸材料、抽檢監測、風味化合物檢測、AI與大數據應用、感官評價新技術、健康低度酒開發、年份酒追溯、實驗室管理與認證、真實性鑒別、重金屬/塑化劑/生物胺快檢等40余場報告展開,邀請北京工商大學、江南大學、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、齊魯工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及龍頭企業專家登臺分享。參會對象為酒企質量、研發、感官、市場人員,高校師生,上下游供應商及咨詢機構。9月30日前享早鳥價1000元/人(標準1500元),含會議資料與午餐,住宿交通自理;大會同時開放戰略合作、晚宴、展臺、發言等多種贊助形式,詳情請聯系會務組。
新聞來源:感官科學與評定
2.1.2 “數據+感官”雙把關,打造早酒高品質——上海國際酒類功能區酒檢中心舉辦專家品評會
8月26日,上海國際酒類功能區酒檢中心在“監利早酒專家品評會”中,特邀趙書民、段云飛、童國強三位國家級評委,以盲評方式對監利早酒42個批次產品進行“色澤-香氣-口味-風格”四維感官評分,并同步完成理化檢測,實現從分子數據到風味體驗的全鏈條品控;此次活動既為監利早酒出具權威品質背書,也標志著酒檢中心檢測服務由理化向感官科學躍遷,為跨區域酒類品質評價樹立新范式,并將持續輸出多元技術服務,助力產業升級。
新聞來源:北科創集團
2.1.3 江南大學權威賦能 攜手共探露酒工藝與品鑒新高度
2025年8月28日,山東天蒙山酒業攜手江南大學周志磊教授,于濟南中心舉辦《黃酒感官品評及酒體設計》專題培訓:周教授系統解析黃酒、露酒風味、工藝與市場前景,并以“觀-聞-品-評”四步法現場品鑒天蒙山產品及研發新品,為生產、銷售團隊注入前沿理論及創新思路;此次產學研深度融合,彰顯公司在黃酒與露酒雙軌持續突破的決心,雙方將合力推動中國露酒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新聞來源:天蒙山酒業
2.2 感官課程
2.2.1 感官科學培訓會圓滿落幕
8月26日,寶盛智餐特邀浙江工商大學田師一教授開展“感官系統與菜品評價”培訓,系統講授感官科學理論與智能評價技術,并以機器人出品的生炒三黃雞為例,現場制訂辣度、嫩度、香味等六項JAR感官指標,在標準實驗室完成數據采集與量化分析,用科學報告為后續優化指明方向。此次培訓讓廚師團隊學會將傳統匠心與感官數據結合,全面提升菜品標準化研發與質量把控能力。
新聞來源:寶盛智餐
2.2.2 【線上課程】Napping、PP、JAR、CATA、感官消費者定性分析,感官專家一站式講解!
由食品伙伴網推出的【感官消費者基礎班】線上課程已在食學寶上線,面向感官分析師、研發人員及高校師生等基礎薄弱人群,由北京林業大學朱保慶教授主講,系統講授感官消費者定性(集中小組、一對一訪談)與定量(Napping、PP、JAR、CATA)評價方法、實驗設計、樣本量計算及數據解讀,幫助學員快速入門并落地應用于產品開發與市場推廣。
新聞來源:感官科學與評定
趨勢分析
3.1 除了云貴川,這幾個地方風味的面包正變成爆款
地域風味正成為烘焙創新的“下一座富礦”:云貴川的津喬小青柑、墨江紫米、曲靖韭菜花先示范了“似熟非熟”的驚喜,而閩南“鮮補雙全”的魚丸、佛跳墻、冬瓜茶和西北“小眾藍海”的甜醅子、沙蔥、蘭州百合,則把山海與戈壁的煙火氣轉譯為可頌、蛋糕與冰淇淋,讓傳統滋補在現代場景中重獲新生。地域風味之所以能在烘焙賽道屢屢出圈,核心在于“信息差+味覺沖突+新舊碰撞+文化認同”四重杠桿;而要真正讓大漠海風化為貨架爆款,還需完成三步轉化:提煉可落地的核心風味、把傳統滋補轉譯成可感知的健康價值、讓地域文化借產品形態二次重生。一句話總結:下一輪烘焙創新,拼的不是誰家糖多奶香,而是誰能把最陌生的小眾風土,做成最熟悉的驚喜一口。
新聞來源:CBE烘焙展覽
3.2 月餅的風味正在悄悄轉變
又是一年中秋時,月餅再度成為餐桌上的主角。月餅正從高糖高油的節慶符號蛻變為“減糖健康+地域融合+日常點心+文化IP+科技加持”的多維載體:低糖海藻糖、橄欖油配方銷量增47%,腌篤鮮、藤椒牛肉等本地風味跨界出圈,mini獨立裝、西點芝士酥讓月餅成為四季茶點,故宮、敦煌聯名與3D打印定制把味覺升維成情感體驗,冷鏈鎖鮮則把冰皮、現烤送到全國;唯一不變的,是它始終承載團圓的味道。
新聞來源:食云網SH
3.3 2025 食品與飲料趨勢:風味、健康與可持續全面重塑
2025 年食品飲料業由Tastewise七百余萬條數據提煉出四大趨勢:以中東 Hawaij、黑青檸等全球香料為筆,畫出“風味全球化”;以歐盟禁碳補償、品牌全鏈碳標簽為紙,寫下“可持續必答題”;以GLP-1后時代激素調節需求為墨,推出個性化高纖協同方案;以菲律賓椰奶咖啡、亞洲街頭小吃為場景,平衡Gen Z 的“便宜冒險”與返工便利;再以夜間無酒精“睡美人雞尾酒”和Celtic海鹽電解質水,把補水升級成24h健康管理入口。未來在風味驚喜、健康價值、綠色責任這三點間找到交集,是握住新一輪競爭的決勝鑰匙的關鍵。
新聞來源:調味品商情

